作者简介
作者在明状元杨升庵之“升庵祠”前留影
杨光琴,字骏骁,号百胜山人,男,一九七九年生,湖北省利川市人。
湖北利川百胜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文史研究处处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会员
湖南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公德榜 诗歌词赋 杨氏企业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苏 河南 安徽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北 辽宁 吉林 甘肃 青海 台湾 香港 澳门 新疆 宁夏 西藏 海外 黑龙江 内蒙古 |
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谢迁榜
【杨茂元】字志仁,号麟洲。宁波府鄞县人。国子生,治《易经》。父守陈,侍读学士。明成化十一年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初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历安庆府知府,云南左右布政使,右佥都御史、巡抚,官至刑部右侍郎。
《成化十一年乙未科进士登科录》(明成化刻本):“第二甲九十五名:二甲第七名,杨茂元,字志仁。”
《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杨茂元,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志仁,行一,年二十六,十月二十二日生。曾祖九畴。祖自惩,副使,赠编修。父守陈,侍讲学士。”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杨茂元,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志仁,行一,年二十六,十月二十二日生。曾祖九畴。祖自惩,副使,赠编修。父守陈,侍讲学士。母丁氏,封孺人。具庆下。弟茂贞、茂义、茂智、茂忠。娶钱氏。浙江乡试第五名,会试第四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成化十一年进士题名碑录乙未科》:“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九十五名:杨茂元,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八《成化十一年乙未》:“第二甲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第七名杨茂元,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五第六页:“(成化十一年)第二甲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杨茂元,浙江鄞县。”
明焦竑《献徵录》卷二十七第一一四五页李东阳《杨公守阯神道碑铭》:“浙之东有称碧川先生杨公者,讳守阯,字惟立,镜川先生文懿公之弟也,世居宁波之鄞……工部公及公从弟广西右布政使守隅、从子刑部右侍郎茂元、四川按察使茂仁皆举进士。”
明焦竑《献徵录》卷四十六第一九二八页雷礼《刑部侍郎杨茂元传》:“杨茂元,字志仁,别号麟洲,世为这之鄞人……(成化)十一年会试第四,廷试第二甲第七……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升安庆府知府……升云南右布政使,未至,转左……升贵州巡抚佥都御史……改刑部右侍郎……十一年以疾卒,年六十有七。”
明谈迁《国榷》卷五0第二三五九页,成化十一年九月壬戌:“选进士杨茂元等刑部听讯,如正统例。”
《明史》卷一八四《杨守陈传》附《杨茂元传》:“茂元,字志仁。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瑾诛,起官江西,寻迁云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使抚贵州,改莅南京都察院,终刑部右侍郎。”
清盛子邺《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59上):“杨廷贵,四川岳池县人,成化丙戌二甲……杨茂元,浙江鄞县人,乙未二甲,刑部右侍郎,守陈子,父子大僚。”
《嘉靖浙江通志》卷五一《选举志》第七之二:“(成化)七年宁波府十八人:杨茂元……桂镐……赵坤,茂元,成化十一年进士。”
《嘉靖山东通志》卷一0《职官·副使》:“杨茂元,志仁。鄞县人,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宪宗成化十一年,杨茂元。”
陈训正《鄞县通志人物编》上《仕绩》甲《明》:“杨茂元,字志仁。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善执法。……瑾诛,起江西左参政升云南布政使,进贵州巡抚,讨平算子坪诸苗,改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南京兵部右侍郎转刑部,以疾卒。父守陈。弟茂仁,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历刑部郎中。辽东镇守中官梁玘被堪,偕给事中邹文盛往按,尽发其罪。弘治中,升四川副使,清介特立,不愧家声。子美璜,字以和,以祖守陈恩荫补国子生,初仕左军都督府都事,寻改南京,迁中军都督府经历……升工部郎中,出为广南、广西知府,皆有惠政。”
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曾彦榜
【 杨守阯 】字惟立。宁波府鄞县人。父自惩,仓副使。兄守陈。浙江乡试第一名,成化十四年会试第四名,殿试进士第一甲第二名,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历翰林院侍讲学士,南京吏部右、左侍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成化十四年戊戌科进士登科录》(明成化刻本):“第一甲三名:一甲第二名,杨守阯,字惟立。”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第一家三名赐进士及第:□□阯,贯浙江宁波府鄞县,官籍。国子生,治《易经》。字惟立。行八。年四十三,七月初七日生。曾祖浩卿。祖九畴。父自惩,仓副使,赠编修。母张氏,封太孺人。永感下。兄守陈,侍讲学士。弟守隰。娶全氏。浙江乡试第一名,会试第四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成化十四年进士题名碑录戊戌科》:“赐进士及第一甲三名:杨守阯,浙江宁波府鄞县,官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八《成化十四年戊戌》:“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榜眼杨守阯,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五第十七页:“(成化十四年)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曾彦,江西泰和县。杨守阯,浙江鄞县。曾追,江西泰和县。”
明焦竑《献徵录》卷二十七第一一四五页李东阳《杨公守阯神道碑铭》:“浙之东有称碧川先生杨公者,讳守阯,字惟立,镜川先生文懿公之弟也,世居宁波之鄞……举成化戊子乡贡第三,戊戌礼部第四,廷试第二,授翰林编修……擢翰林侍讲学士……寻擢南京吏部右侍郎……迁左侍郎……进尚书致仕……正德壬申八月十五日卒于正寝,距其生正统丙辰七月七日,寿七十有七。”
《明诗纪事》丙籖卷七第一0四六页,杨守阯条目:“守阯,字惟立,鄞人。成化戊戌第二人及第,授编修……擢南京吏部侍郎,加尚书致仕。”
明谈迁《国榷》卷四十八第三0三三页,正德七年八月丙辰:“前南京吏部尚书杨守阯卒。鄞人,成化戊戌进士及第,授编修……同兄守陈自相师友。赠太子少保。”
《明史》卷一百八十四《杨守陈传》附《杨守阯传》:“弟守阯。子茂元、茂仁。守阯,字惟立。成化初,乡试第一……四十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寻迁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署国子监……迁左侍郎还任,进二轶。武宗立,引年乞休,不待报竟归,诏加尚书致仕。刘瑾乱政,夺其加官。瑾败乃复,久之卒。”
清盛子邺《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59上):“杨廷贵,四川岳池县人,成化丙戌二甲……杨守阯,浙江鄞县人,戊戌一甲榜眼,守陈弟,兄弟大僚,南京吏部左侍郎,升尚书,赠太子少保。”
《嘉靖浙江通志》卷五十一《选举志》第七之二:“成化元年,宁波府二十三人:杨守阯,解元。吕钦、杨守随……郑巳,应天中、金泽、山东中、贺钦……守阯,成化十四年榜眼。”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宪宗成化十四年,杨守阯,榜眼。”
【 杨文卿 】字质夫。宁波府鄞县人。国子生,治《书经》。父寔。明成化十四年会试第二名,进士第二甲第八名,赐进士出身。授兵部武选司主事,改刑部主事,后为山东按察司副使,以积劳成疾卒。子叔达,授承事郎;叔杨通,正德三年进士,历迁山西左布政使。
《成化十四年戊戌科进士登科录》(明成化刻本):“第二甲一百十名:二甲第八名,杨文卿,字质夫。”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一百十名赐进士出身:□□□,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书经》。字质夫。行一。年四十三,六月□三日生。曾祖辉。祖灏,□例冠带。父寔,训导。母金氏,继母陈氏。重庆下。娶李氏。浙江乡试第一名,会试第二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成化十四年进士题名碑录戊戌科》:“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一百十名:杨文卿,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八《成化十四年戊戌》:“第二甲一百十名赐进士出身:第八名杨文卿,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五卷第十八页:“第二甲一百十名赐进士出身:杨文卿,浙江鄞县。”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59上):“杨廷贵,四川岳池县人,成化丙戌二甲……杨守阯,浙江鄞县人,戊戌一甲榜眼……杨文卿,浙江鄞县人,二甲。”
《嘉靖山东通志》卷一0《职官·副使》:“杨文卿,质夫。鄞县人,进士。提学。”
《嘉靖浙江通志》卷五十一《选举志》第七之二:“(成化)四年宁波府二十三人:杨文卿,解元……吕炯……李哲……马忠……宋旭……忠、文卿,成化十四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宪宗成化十四年,杨文卿。”
陈训正《鄞县通志人物编》上《仕绩》甲《明》:“杨文卿,字质夫。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兵部武选主事,改刑部主事……父寔别见。子叔达,以孝义称……叔通,正德十三年进士,历南兵、刑、吏、礼四部曹,历迁山西左布政使,谦俭不愧其父。”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李旻榜
【 杨守隅 】字惟德,号默庵。宁波府鄞县人。成化二十年进士第二甲第五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改兵部车驾司主事。出按陕西马政,升职方清吏司员外郎,历迁江西承宣布政司左参政。正德五年,复官陕西参政。七年,升至广西承宣布政司右布政使。
《成化二十年会试录》:“中式举人三百名:杨守隅,浙江鄞县。丁,《易》。”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成化二十年进士题名碑录甲辰科》:“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九十四名:杨守隅,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八《成化二十年甲辰》:“第二甲九十四名赐进士出身:“第五十七名杨守隅,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五卷第四十四页:“(成化二十年)第二甲九十四名赐进士出身:杨守隅,浙江鄞县。”
明焦竑《献徵录》第二十七卷第一一四五页李东阳《杨公守阯神道碑铭》:“浙之东有称碧川先生杨公者,讳守阯,字惟立,镜川先生文懿公之弟也,世居宁波之鄞……工部公及公从弟广西布政使守隅、从子刑部右侍郎茂元、四川按察使茂仁皆举进士。”
《明史》第一百八十六卷《杨守随传》附《杨守隅传》:“杨守随,字维贞,鄞人……从弟守隅,由进士历官江西参政……起官四川,终广西布政使。”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59下):“杨廷贵,四川岳池县人,成化丙戌二甲……杨循吉,南直吴县人,甲辰二甲。杨守隅,浙江鄞县人,二甲。”
《嘉靖浙江通志》第五十一卷《选举志》第七之二:“(成化)十三年宁波府十四人……杨守隅,孙纮……张韶……守隅,成化二十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宪宗成化二十年,杨守隅。”
陈训正《鄞县通志人物编》上《仕绩》甲《明》:“杨守隅,字惟德,号默庵。成化二十年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弘治三年,改兵部车驾司主事……父自忞别见。兄守为,弘治三年贡生,为丰城训导。子茂端,有阴德。”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费宏榜
【 杨茂仁 】字志道。国子生,治《易经》。宁波府鄞县人。父守陈,少詹事兼侍讲学士。茂元兄。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二甲六十名,赐进士出身。历官四川按察使。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进士登科录》(明成化刻本):“第二甲一百一十名:二甲第六十名,杨茂仁,字志道。”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一百一十名赐进士出身:“杨茂仁,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志道。行三。年二十八,十月十七日生。曾祖九畴。祖自惩,赠侍讲学士。父守陈,少詹事兼侍讲学士。母丁氏,封宜人。具庆下。兄茂元,按察司副使;茂贞。弟茂礼、茂行、茂清。娶陈氏。浙江乡试第五十名,会试第二百八十三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题名碑录丁未科》:“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一百一十名:杨茂仁,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八《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第二甲一百一十名赐进士出身:第六十名杨茂仁,浙江鄞县人。”
明赵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五卷第五十六页:“(成化二十三年)第二甲一百一十名赐进士出身:杨茂仁,浙江鄞县。”
明焦竑《献徵录》第二十七卷第一一四五页李东阳《杨公守阯神道碑铭》:“浙之东有称碧川先生杨公者,讳守阯,字惟立,镜川先生文懿公之弟也,世居宁波之鄞……工部公及公从弟广西布政使守隅、从子刑部右侍郎茂元、四川按察使茂仁皆举进士。”
《明史》卷一百八十四《杨守陈传》附《杨茂仁传》:“茂仁,字志道,成化丁未进士。历刑部郎中……终四川按察使。”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59下):“杨廷贵,四川岳池县人,成化丙戌二甲……杨瑛南直嘉定县人,丁未二甲。杨茂仁,浙江慈溪县人,二甲,守陈子。”
《嘉定浙江通志》第五十一卷《选举志》第七之二:“(成化)十九年宁波府二十四人……包溥……李堂、杨茂仁……范政,……茂仁……堂……,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录·进士》“宪宗成化二十三年,杨茂仁,茂元弟。”
正德三年戊辰(1508)吕柟榜
【 杨叔通 】字静修。民籍。国子生,治《书经》。宁波府鄞县人。明正德三年进士第二甲第三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一百五十名赐进士出身:杨叔通,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书经》。字静修,行二,年三十五,十二月二十五日生。浙江乡试第二名,会试第一百三十九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正德三年进士题名碑录戊辰科》:“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一百一十五名:杨叔通,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第一0卷《正德三年戊辰》:“第二甲一百一十五名赐进士出身:第三十四名杨叔通,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六卷第十七页:“(正德三年)第二甲一百一十五名赐进士出身:杨叔通,浙江鄞县。”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60上):“杨薰,江西南昌县人,正德戊辰二甲……杨叔通,浙江鄞县人,二甲,文卿子。”
《嘉靖浙江通志》第五十一卷《选举志》第七之二:“(弘治)八年,宁波府二十人:杨叔通、丰熙……戴鳌、章泽……,叔通,正德三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武宗正德元年,杨叔通,父文卿。”(光琴按:应为正德三年,疑。)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年杨维聪榜
【 杨言 】字惟仁,号后江。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宁波府鄞县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第三甲第九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初授行人司行人。历礼科给事中,苏州府同知,南京吏部文选郎中,溧阳县知县,夷陵知州,终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子持载,太学生,为州判官。
《正德十六年登科录》:“第三甲二百七十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九十七名杨言,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惟仁。行十九。年三十四,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浙江乡试第六十一名,会试第二百八十四名。”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正德十六年进士题名碑录辛巳科》:“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二百一十七名:杨言,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第十卷《正德十六年辛巳》:“第三甲二百七十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九十七名杨言,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六卷第七十六页:“(正德十六年)第三甲二百七十名赐同进士出身:杨言,浙江鄞县。”
明焦竑《献徵录》第八十八卷,第三八0四页张时彻《杨公言墓碑铭》:“公讳言,字惟仁……遂籍于鄞……正德……辛巳赐进士,授行人……迁礼科给事中……乃稍迁溧阳令……谪夷陵州知州……湖广参议……公生弘治改元戊申十一月十有三日,卒于嘉靖壬戌二月二十四日,享年七十有五。”
《明诗纪事》戊籖第十四卷第一六五四页:“杨言,言,字惟仁,鄞人。正德辛巳进士,除行人。擢礼科给事中……迁溧阳知县……再谪夷陵知州,累官湖广参议。”
明谈迁《国榷》第六十三卷第三九七三,嘉靖四十一年二月戊寅:“前湖广布政司左参议杨言卒。言,鄞人,正德辛巳进士,授行人,迁礼科给事中……谪判官宿州……迁溧阳令……谪守夷陵……至今官。年七十五。”
《明史》第二0七卷《杨言传》:“杨言,字惟仁,鄞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十年擢礼科给事中……累官湖广参议。”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卷二·七阳(子226——461上):“杨薰,江西南昌人,正德戊辰二甲……杨维聪,北直固安人,辛巳一甲状元……杨言,浙江鄞县人,三甲。”
《嘉靖宿州志》第三卷《职官志·历任·宿州·皇明·判官》:“杨言,字惟仁。浙江鄞县人。举正德辛巳进士。嘉靖六年由给事中谪任,升苏州同知,转南吏部文选郎中。十二年复谪湖广夷陵州知州。”
《嘉靖浙江通志》第五十一卷《选举志》第七之二:“(正德)十一年宁波府十八人:……陆铨……杨言……,应天中……言……正德十六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武宗正德十六年,杨言。”
陈训正《鄞县通志人物编》上《仕绩》甲《明》:“杨言,字惟仁,号后江。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年七十五,卒于家。父明彝,学行有闻。子持载,太学生,为州判官。”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李春芳榜
【 杨美益 】字以谦,号受堂。民籍。县学附学生,治《易经》。宁波府鄞县人。父茂格,知县。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第三甲第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初授行人司行人,历官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查陕西,巡按山西,北畿督学,大理右寺丞,贵州布政司右参议,仕至太仆寺少卿。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第三甲二百八名赐同进士出身:杨美益,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县学附学生,治《易经》。字以谦。行五十八。年三十三,五月初八日生。曾祖自忍。祖守阳,义官。父茂格,知县。母鲍氏。具庆下。兄美瓛美寿。弟美禄、美爵、美祺、美祉、美禋、美恒、美裕。娶陈氏。浙江乡试第四十九名,会试第二百二十九名。”
《嘉靖丁未科进士序齿录》:“杨美益,字以谦,号受堂。治《易经》。乙亥年五月初八日出生,浙江宁波府鄞县人。观礼部政。祖守阳,义官。父茂格,知县。娶陈氏。丙午乡试四十九名,会试二百二十九名,廷试三甲十名。历行人,山东道御史,北直提学,大理右寺丞,江西佥事,贵州右参议,甘肃行太仆少卿。”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题名碑录丁未科》:“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二百八名:杨美益,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第十一卷《嘉靖二十六年丁未》:“(嘉靖二十六年)第三甲二百八名赐同进士出身:第十名杨美益,浙江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七卷第五十六页:“第三甲二百八名赐同进士出身:杨美益,浙江鄞县。”
明何出光等《兰台法鉴录》第十七卷《嘉靖朝》:“杨美益,字以谦。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三十三年,由行人选山东道御史,巡查陕西。三十七年,巡按山西。四十年,北畿督学。四十一年,升大理寺丞,累升太仆少卿,疏请致仕。”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第二卷·七阳(226——462上):“嘉靖丁未,杨美益,浙江鄞县人,三甲。”
《嘉靖浙江通志》第五十二卷《选举志》第七之三:“(嘉靖)二十五年,宁波府(乡试解)九人:韩子允……杨美益……姜国华。子允、美益,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世宗嘉靖二十六年,杨美益,子承鲲。”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诸大受榜
【 杨承闵 】字子孝。民籍。国子生,治《易经》。浙江宁波府鄞县人。美璜从子。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第二甲第七十二名,赐进士出身。工部观政。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升广东潮州府知府,补知雷州府。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嘉靖三十五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九十名赐进士出身:杨承闵,贯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国子生,治《易经》。字子孝。行二。年三十四,九月十八日生。曾祖守隰,祖茂礼,父美琛,母姜氏。慈侍下。兄承颜。弟承诲、承远。娶孔氏。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会试第二百五十三名。”
《嘉靖三十五年登科录》:“杨承闵,字子孝,号水南。治《易经》。壬午年九月十八日生。浙江宁波府鄞县人。观工部政。己酉乡试三十三名,会试第二百五十三名,廷试二甲七十六名。授刑部主事,壬戌复除,甲子升员外,乙丑升郎中,升广东潮州府知府,己巳调补雷州府。”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题名碑录丙辰科》:“赐进士出身第二甲九十名:杨承闵,浙江宁波府鄞县,民籍。”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七卷第九十三页:“(嘉靖三十五年)第二甲九十名赐进士出身:杨承闵,浙江鄞县。”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第二卷·七阳(226——462下):“杨惇,四川新都人,嘉靖癸未二甲,廷和子……杨锦,山东益都县人,丙辰二甲……杨承闵,浙江鄞县人,二甲。”
《嘉靖浙江通志》第五十二卷《选举志》第七之三:“(嘉靖)二十八年,宁波府十五人……毛为光、杨承闵、陶大忠、秦钫、陆泰……颜鲸、孙光祖……陈茂礼、冯谦、徐用光、冯叶……大忠、钫、茂礼、用光,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泰、叶,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承闵、鲸、谦,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世宗嘉靖三十五年,杨承闵,从父美璜。”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丁士美榜
【 杨廷选 】字子庸。锦衣卫镇抚司匠籍,宁波府鄞县人。父缙,国子监助教。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第三甲第四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历官知府。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登科录》:“第三甲二百一十五名赐同进士出身:杨廷选,贯锦衣卫镇抚司。匠籍。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国子生,治《易经》。字子庸。行二。年二十七,八月初四日出生。曾祖杰。祖吉。父缙,国子监助教。母沈氏。严侍下。兄廷相;廷秀,钦天监挈壶正;廷佐,光禄寺录事;廷儒、廷爵。弟廷献、廷猷。娶米氏。顺天府乡试第二十九名,会试第六十七名。”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进士登科录》(明嘉靖刻本):“第三甲二百一十五名:三甲第四十一名,杨廷选,字子庸,年二十七。”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题名碑录己未科》:“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二百一十五名:杨廷选,锦衣卫镇抚司匠籍,浙江宁波府鄞县人。”
明张朝瑞辑《皇明贡举考》第七卷第一0五页:“(嘉靖三十八年)第三甲二百一十五名赐同进士出身:杨廷选,锦衣卫镇抚司。”
清盛子邺辑《类姓登科考》(湖北图书馆藏清钞本)第二卷·七阳(226——462下):“杨惇,四川新都县人,嘉靖癸未二甲,廷和子……杨吉,陕西肤施县人,己未二甲。杨廷选,锦衣卫人,三甲。”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进士》:“世宗嘉靖三十八年,杨廷选,知府。”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武举杨斌榜
【杨斌】宁波府鄞县人。嘉靖三十八年武举状元。官至江西都指挥司事。
光绪《新修鄞县县志》第二十二卷,《选举表》三,《明·武举》:“嘉靖三十八年杨斌,状元。光琴按:据状元坊石刻,江西都指挥司佥事。”
原按:“旧《志》,惟会试列入武举,今仍之。”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三《明征辟贡举题名·武举》:“世宗嘉靖三十八年,杨斌,状元。武。”
主要参考文献 《宋元科举三录》,1923年,徐乃昌,影印明刻本。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 《光绪明清两代进士题名录》,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影印本。 (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屈万里主编《明代史籍汇刊》,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影印明嘉靖增补本。 (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明)焦竑《献徵录》,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 (清)盛子邺《类姓登科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出版,1996年。 (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宋元方志丛书),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宋)胡榘《宝庆四明志》,(宋元方志丛书),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元)马泽修《延祐四明志》,(宋元方志丛书),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清)李廷机《康熙宁波府志》,台北商务印书馆,199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李卫,雍正《浙江通志》,台北商务印书馆,199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光绪《新修鄞县志》,光绪三年刻本。 (清)戴枚修,同治《鄞县志》,清同治三年稿本。 (民国)张传保《鄞县通志》,民国二十二年修纂。 作者简介 作者在明状元杨升庵之“升庵祠”前留影 杨光琴,字骏骁,号百胜山人,男,一九七九年生,湖北省利川市人。
参考文献原文本已注明。以下,参考文献列举主要部分,其余部分资料不列,学习交流即可。如若公开发表,再增补。
湖北利川百胜杨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文史研究处处长
播州杨氏遵义理事会会员
湖南杨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值班编辑:杨小编 来源:杨光琴
本文献为杨光琴授权杨氏网首发,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网站团队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